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周志刚:老乡小韩
援疆的第二年,我结识了一位当地农村干部,老家是安丘的。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离家万里的边陲大漠,也会有老乡在此地建功立业。熟悉的乡音,浓浓的乡情,让我们的交往逐渐多起来。
我们的交往,从通过一位援友的微信推送添加好友开始。通过微信和电话交流我了解到,老乡姓韩,老家是家乡县城城郊的,标准的90后,18岁应征入伍在新疆乌鲁木齐当兵6年,2016年被招录为留疆战士分配到麦盖提参加工作,前年到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通了几次话后,我叫他“小韩”,他称我“老周”,已经到了无话不谈的程度,我们约定见个面。
约了几次都没有成功。除了一次是因我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教研活动没时间外,其他几次都是因小韩工作忙脱不开身。当好不容易在县城一家饭馆里见面时,我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小韩和我脑海中的形象差不多,中等个子,留着小平头,眼睛不大但很有神,脸色有些发黑。整个人看起来很壮实、干练,待人也很热情、真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距离家乡万里之遥的地方老乡相见,自是格外激动。那天,我们喝酒不多,但聊的不少。他说麦盖提的风土人情,我谈家乡的发展变化。我理解几年没回家的小韩对家乡的思念,他知道整天在校园和孩子们打交道的老周了解民族风情的期盼。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一个60后和一个90后,首次见面就能毫无隔阂地畅谈两个多小时,过后我自己想想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后来我们又见了一次面,是他来县城开会,当时在场的还有几位参加访惠聚工作的干部。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小韩在今天的会议中受到表彰还做了典型发言。他们对“韩书记”赞不绝口,说他既有山东人的踏实、质朴,又有新疆人的热情、豪爽,村里的扶贫工作走在全县前列……这几位干部多是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其中两位还是地厅级领导。小韩的态度既谦逊又朴实,应对自然得体。听着领导对小韩的赞扬,看着他的得体表现,我在心里为这位小老乡竖起大拇指。
小韩几次邀请我去村里做客,我也想看看南疆农村面貌,就在秋天的一个周末约两个援友一起骑车去。村子距县城近10公里,我们骑了近1个小时才到村口,他已在那里等候了。我们推着车子跟着小韩向村委会走去。脚下的路已硬化,也很宽敞,两辆车可以并行。大道两边是村民的房屋,屋顶都是平的,外墙是沙漠般颜色的土黄色,绘有五彩缤纷的壁画。大门多是铁制的,镂刻着民族风情的花纹,大门口墙上有一盏太阳能灯。路边有写着标语的牌子,不远处就有几个生活垃圾箱。村容村貌如此干净整洁、漂亮有序,可见村两委班子的工作能力。
我们走的看来是村里的主路,来来往往的人不少,每个人都衣着整洁,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小韩也不时停下来,和推着小推车看孙子的维吾尔族奶奶说会话,和扛着坎土曼的中年大叔聊一聊蔬菜大棚的管理,问一位站在大门口的大嫂花香白鹅的养殖情况,同几位青年人讨论灰枣销售的事情……一会儿说汉语,一会儿说维吾尔语,语言在不同年龄段村民间自如“切换”。而村民呢,老年人和他拥抱,中年人多数和他握手,那些和他年龄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则你推我一把、我打你一拳……大家对他的称呼也各不一样,有的叫他“韩书记”,有的称呼“小韩”“小韩书记”,有的喊他“哥们”“韩哥”……在这个以维吾尔族居民为主的南疆村庄,我的老乡——一位 90后汉族村官,竟如此鱼水交融地和村民打成一片,如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
村委会的院落很大,院中间旗杆上飘扬着国旗。小韩领着我们沿着葡萄长廊走进东南角一间不大的房子,笑着介绍说这是自己的办公室兼宿舍。东北墙角是一张单人床,旁边的书橱里装满了文件夹和几张荣誉证书,中间是一张茶几,靠南墙摆着一组沙发,西窗下是一张办公桌,桌上有电脑、打印机和几份摊开的文件。条件如此简陋,这点也出乎我的意料。
我们知道脱贫攻坚是当前农村的难题,落座后问了不少农村发展的问题。
在我们的交流中,不时有村民进来。一位大婶送来了一袋干果,说是给小韩书记招待客人的;一位叫热孜万古丽的妇女来和韩书记确定给乡亲们传授花香白鹅养殖经验的时间(小韩介绍说她之前是贫困户,现在成了脱贫致富的典型,带动了村里27户农民的家庭养殖);一个小伙子来请韩哥有时间去他的拱棚再指导一下种植技术……我们坐了还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来了5个村民,男女老少都有,小韩和他们有说有笑,气氛很是融洽。有的村民他送到院里,还在葡萄架下再聊一会儿。想不到他的工作这样忙碌,我为我们的冒昧来访感到不好意思了。
正说着话,一位身材壮硕的中年人推门进来,小韩介绍说是村委会主任买买提艾力•玉苏音。听说我们是山东援疆教师,这位村主任很激动,逐个和我们握手:“感谢山东给我们送来的好书记啊。别看韩书记年龄不大,但干工作精神足、思路广,我们都很佩服这位小老弟。他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把好手啊,我们村党支部连续两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党支部,这是之前从没有的事。自从韩书记来到村里,我们心里暖和了,手里有钱了,以后我们的干劲会更大!”听得出,这位维吾尔族村主任说的是肺腑之言。
秋收时,我委托小韩购买过灰枣、棉花、蜂蜜等特产,质量好,价格也公道,寄回家亲朋好友都一致称好。小韩也送过我大芸等礼物,我给钱他却说什么也不收。他来县城开会或办事时,我们有时也匆匆见一面。更多的是通过打电话、发微信,交流一下近况。组织党员学习抓基层组织建设,走访入户排查“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迎接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排查综治稳定各个环节的隐患,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加强返乡人员排查,组建志愿服务队帮助村民田间管理……每次交流,他几乎都在忙活着好几项工作,有不少工作我这个干教育的根本不知所以,但他说得头头是道。他给我的感觉是一直在忙碌着,几乎没有闲暇时间。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媒体上发现了小韩的事迹报道,文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这位90后村支书带领村民奔小康、让青春在基层绽放别样光彩的事迹,还如数家珍地罗列了他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原来我的老乡还是当地“名人”呢!我打电话责怪他“出大名了,却瞒着老乡”,其实心里很为他高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小韩扎根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贡献青春力量,作为他的老乡,我也倍感光荣和自豪。
当葡萄架下满布绿荫,葡萄如串串碧绿珍珠垂挂下来的时候,我们完成援疆使命返程回家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小韩几天前就张罗着给我送行。我说你工作忙就不要勉强,等你回家探亲我们再聚吧,那时我一定用家乡最好的景芝酒,在墨熙鼓巷最好的酒店,为奉献边陲大漠的家乡骄子接风洗尘。
我说的是真心话!
老乡小韩名叫韩文鹏,现在在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尤库日塔瓦尔克斯克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是我的山东安丘老乡。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
散文热力榜